佛山陶瓷网手机版首页
佛山瓷砖陶瓷网总站
文化遗产首页

【文化遗产】中国人的故事-钟情非遗传承的新一辈

wenhuayichan】2018-7-4发表: 中国人的故事-钟情非遗传承的新一辈
“薪旺万代家业隆,火留子孙沐春风。”传统文化是一个民族的根,需要青年薪火相传。但经济效益低下、手艺传承难收徒、费时费工效率低等一系列难题,曾在很长时间内困扰着传与承。而他们,用自己的方式,让

中国人的故事-钟情非遗传承的新一辈来自文化遗产wenhuayichan相关,仅限文化遗产wenhuayichan观点以及网络浏览,佛山陶瓷网对中国人的故事-钟情非遗传承的新一辈以及内容不做任何推荐。

    中国人的故事-钟情非遗传承的新一辈

“薪旺万代家业隆,火留子孙沐春风。”传统文化是一个民族的根,需要青年薪火相传。但经济效益低下、手艺传承难收徒、费时费工效率低等一系列难题,曾在很长时间内困扰着传与承。

而他们,用自己的方式,让古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焕发出了新的生机。

贵州姑娘杨昌芹在竹编工艺创新中发现了脱贫商机。28岁的普洱贡茶技艺传人李明泽悉心照顾着百亩古茶园。3岁开始练武的张奇钢将800多年历史的岳家拳带进了中小学校。江苏姑娘姚兰正筹备苏绣品牌馆,准备在艺术和实用的天平上探索平衡。

当非遗的接力棒从老一代人手中交到下一代手中,我们这一代青年的回答,没有让人失望。

一、专注丝艺带富乡土,用竹编托起脱贫梦

经济效益不好,曾经是竹编工艺不被重视的一个主要原因。

2005年,15岁的苗族女孩杨昌芹在黔东印江民族职业学校读书。到外面的世界去寻找脱贫机会,是杨昌芹最大的愿望。她没想到的是,这样的机会其实就在身边,就藏在不起眼的竹丝之中。

贵州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“赤水竹编”传承人杨昌芹正在处理竹丝。

一个偶然的契机,杨昌芹成为贵州竹编工艺创始人、贵州省竹编工艺美术大师陈文兰的学生。一件件竹编工艺品,一个个惟妙惟肖的艺术形象,让杨昌芹惊叹不已,她惊喜地发现小竹子中有大文章。“过去,我们这里家家户户都会做竹编凉席、背篓之类的生活用具,但没什么创意,产品附加值低。为什么不试试自己创作,发展年轻人喜欢的新型竹编工艺呢?”杨昌芹意识到,小小竹编或许隐藏着巨大的商机。

(【wenhuayichan】更新:2018/7/4 17:22:14)
重返校园寻找非遗新可能
日前,由文化和旅游部非物质文化遗产司、教育部高等教育司主办的“‘强基础·拓眼界·增学养’——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群研培计划优秀成果展”在北京恭王府博物馆开幕,“彩嵌牡丹花卉黑陶陶缸”“千
30多名本土诗人赋诗赞美伦教风情
珠江商报记者莫胜娜报道:端午节又叫“诗人节”,为了庆祝这个节日,前天,伦教举办“诗人节颂伦教”2018顺德诗词学会伦教采风行活动,邀请了顺德诗词学会30余名诗人前来伦教采风,并赋诗赞美伦教风
最新资讯  优势批发  最新供求  
 
返回上一页    回顶部    回首页